会计票据审核要点
主讲:李平
目录
一、“白条”与票据
二、真实客观,用途合理
三、手续齐全,书写规范
四、不隐不瞒,及时入账
一、“白条”与票据
(一)“白条”实案
1.什么是“白条”
2.什么是“白条抵库”
3.“白条抵库”的处理
4.票据的基本内容
(二)村集体票据类别
1.外来票据(原始凭证)
2.自制票据(原始凭证)
(一)“白条”实案
1.什么是“白条”
不符合财务制度和会计凭证手续的字条或单据。
打白条:
(1)以个人或单位的名义,在白纸上书写证明收支款项或领发货物的字样,作为发票来充当原始凭证。
(2)不按发票规定要求开具发票。如不加盖财务专用章,有关人员不签字等。
2.什么是“白条抵库”
白条抵库是单位库存现金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典型违法行为。具体是指:支出现金时没有发票或收据等正规付款凭证,只是用白纸写了一个收条或欠条作为现金库存,不经过审批,不及时认账。
一般包括不遵守有关现金及物资管理制度要求,在现实生活中“白条抵库”现象不仅出现在库存现金核算中,还出现在其他相关领域,例如用白条或其他凭证,据以借出、挪用或暂付原材料、商品、产品出库等。
【案例1】白条抵库
某村新任村会计发现库存现金账面余额大,而出纳员却说没有库存现金。村委会委托县经管站审计科对现金账进行审计。
通过债权、债务的审查、印证,发现出纳员杨某冒仿他人笔迹,打假借条贪污1 400元的事实。
因为该村村主任买稻种,曾打借条取款600元,稻种买回后立即报销结清了。而杨某却仿照村主任笔迹,又打了一张买稻种借款1 400元的借据。审计小组经与村主任及其他干部调查,确认买稻种只有一次。借据经市公安局验证,确认系杨某伪造之作。
3.“白条抵库”的处理
(1)未及时报账的白条。此类白条可以通过督促经手人及时取得合法票据,再经村民理财小组审核,村主任审批后,予以入账处理。
(2)不合理不合规的白条。这类白条多数涉及村级招待、村内临时用工等费用,如果属于不合理和不合规的开支,谁主持谁负责;有争议时,经村委会、村民理财小组讨论,必要时经乡镇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处理。
4.票据的基本内容
(1)原始凭证名称
(2)填制凭证的日期和编号
(3)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
(4)对外凭证要有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
(5)经济业务所涉及的数量、计量单位、单价和金额
(6)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
(7)经办业务部门或人员的签章
(8)从外单位取得的发票,应使用统一发票,发票上应印有税务专用章;必须加盖填制单位的公章。
(9)自制的原始凭证,必须要有经办单位负责人或者由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签名或者盖章。需要印制一整套原始凭证。
(10)要有一定的格式
【注】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的经济活动记账必须附有正规的原始凭证。
(二)村集体票据类别
1.外来票据(原始凭证)
外来票据,是在经济业务完成时,从发生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
外来票据包括:
(1)发票、住宿费、火车费、汽车票、出租车票
(2)银行结算票据(支票、汇票、本票)
(3)银行回单(收款单、付款单、转账回单、委托书收款、托收承付)
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既作为纳税人反映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会计凭证又是兼记销货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进项税额的合法证明;是增值税计算和管理中重要的、决定性的、合法的专用发票。
银行汇票
银行汇票是指由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银行回单和进账单
银行回单是表明个人或单位在银行办理业务的一个有效凭证。进账单是开户银行将票据款项记入持票人或收款人账户的凭证。
托收承付凭证
托收承付是指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购货单位结算的一种方式。
支票
支票(check)是银行存款户对银行签发的要求于见票时对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支票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转账支票
支票存根
2.自制票据(原始凭证)
自制票据是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或个人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所填制的原始凭证。
(1)与材料有关凭证:验收单、入库单、领用单、出库单
(2)与产品有关的凭证:入库单、出库单
(3)与职工薪酬有关的凭证:薪酬计算表、薪酬分配表
(4)制造费用计算和分配表
(5)生产成本计算表
(6)借款单、领款单
(7)固定资产有关凭证:交接单、折旧计算单、报废单
(8)各种费用的报销单
材料入库单
材料入库单是对采购实物入库数量的确认,也是对采购人员和供应商的一种监控,能够防止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串通舞弊,虚报采购量、实物短少的风险。应该有交接双方的签字。
产品出库单
出库单是商家之间互相调货或单位的部门间物品出库的凭证。
工资费用分配表
工资费用分配表,是用来记录多种产品之间分配共耗工资费用的分配标准、分配率及分配金额的原始凭证。
制造费用分配表
制造费用分配表,是用来记录多种受益产品之间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分配率及分配金额的原始凭证。
生产成本计算表
生产成本计算表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凭证。
领款单
领款单是单位内部职工在从事某种业务前提前支取备用金的领款条,是一种内部使用的自制凭证。
固定资产验收交接单
固定资产验收交接单是指对新增固定资产验收、交接的凭证。
费用报销单
差旅费报销单
二、真实客观、用途合理
(一)真实性审核
【案例2】虚报冒领
【案例3】吃空饷
(二)合理性审核
【案例4】是否属于业务范围
【案例5】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案例6】是否属于本单位的支出
【案例7】价格不合理
(三)正确性审核
【案例8】是否计算正确
(一)真实性审核
1.定义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是在原始凭证合法性的基础上,审核交易或者事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有无弄虚作假,伪造或涂改凭证等。
【案例2】虚报冒领
某村出纳利用支出发票重报、多报进行贪污。
村出纳徐某系村村委会成员,其利用职务之便,在2000年12月31日第68号会计凭证中重复报销就餐费2 170元占为己有;2002年3月31日第29号会计凭证支付村民徐增民拆迁安置费1 000元,实际只应付150元,多报850元占为己有。
【案例3】吃空饷
2012年5月,某市向社会公示当地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人员的自查结果,其中查出的人员中有一位50岁的初中教师,27岁时因病请假,一请就是23年,多年来财政却一直给他发工资。原来这名教师离开原有的岗位,自办企业去了,但身份没有进行规范清理,而学校却一直以该教师名义领工资。
2.虚假票据防范措施
(1)加快计算机辅助财务工作的发展,财务信息化可以有效减少错误与舞弊的发生;
(2)对收到的发票真伪及时进行核查,核查无误才可入账。关注没有取得发票的异常支出,核对发票日期与经济业务发生日期是否相符,防止重复报销的行为(尤其是电子发票);
(3)关注长期离职的员工或异常的人事现象,杜绝“吃空饷”现象。
(二)合理性审核
1.定义
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是在交易或者事项合法、真实的基础上,审核原始凭证所记录的交易或者事项是否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是否符合有关的计划和预算等。
【案例4】是否属于业务范围
某市农村合作经济审计站在对甲村经济合作社集体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例行审计时发现收入有疑点:城北村2002年-2004年发包及上交收入每年仅几百元,而2005年高达98 700元,其中除700元的收入有据可查,其余98 000元是26位社员的山林果木上交款,但村里不能提供相关的承包合同,并且社员的交款日期与金额惊人一致。
调查发现,该村并无大量的果木林园。最后在与村干部谈话中得知由于该村集体经济薄弱,经村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向社民收取不合理款项98 000元。至此,村干部违规收费的行为水落石出。
【案例5】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某村干部超标准领取工资报酬、超标准报销通讯费。
村书记徐某和村主任张某自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共16个月,违反镇政府规定,每月多领报酬300元,每人多领4 800元;另外,二人违反镇政府规定,于2001年、2003年、2004年三年中多报销通讯费5 540元,人均2 770元。超标准的工资、报销费用并未上报审批。
【案例6】是否属于本单位的支出
某村村干部将应由个人承担的养老金、通讯工具费用在村财务中开支。
2002年10月第15号会计凭证中支付村支书徐某和村主任张某2002年度应由个人承担30%的养老金计864元,每人432元。在2004年12月30日第28号会计凭证中用同样的方法支付2004年度应由个人承担的养老金2 112元,每人1 056元。
2003年第3册第14号会计凭证中支付购买9只小灵通计2 772元,9个村班子成员人手一只。
【案例7】价格不合理
A村与村民李四合资成立制衣厂,后李四以移民国外为由,要求退股,经双方商定,确定李四投资转让为400万元,A村向银行贷款400万元,用于购买李四的全部股份,该厂由A村独资经营。
审计后发现李四股权转让计价不合理。经资产评估公司评估,退股日该厂净资产为870万元,按实际的出资比例,李四占17.65%,拥有权益153.56万元,股权转让400万元明显不合理,造成集体资产流失246.44万元。
2.不合理票据的防范措施
(1)审核原始凭证的业务内容,看其是否符合财务制度、本单位业务范围和开支标准;
(2)审核原始凭证的抬头,检查与单位名称是否相符;
(3)审核原始凭证的单价、数量是否与市场价格、库存数量相符;
(4)审核原始凭证的摘要,是否清楚、具体,有无含糊、笼统的摘要。
(三)正确性审核
1.定义
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是在交易或者事项完整的基础上,审核原始凭证各个项目是否填列正确。例如审查文字和数字是否填写清楚,数字计算是否正确,大写与小写金额是否相符等。
【案例8】是否计算正确
在对某村经济合作社建筑装饰工程进行审计时发现存在多计算工程量的问题:
如投标预算书上电脑线为730米,实际为630米,多计算工程量100米,计391元;冷水管30米加上新增冷水管150米,共180米,实际使用了冷水管100米,多计80米,金额1250.4元。经核实,多计工程9处,涉及金额18 307元。
2.不正确票据防范措施
审核原始凭证的计算,看数量、单价和金额的计算是否正确,以及大写与小写是否相符等。
防范方法:审核票据时进行重新计算。
三、手续齐全、书写规范
(一)书写完整性审核
(二)审批手续齐全性审核
(三)书写规范性审核
(四)及时性审核
(一)书写完整性审核
审核:是否符合原始凭证的必须具备内容的要求
【案例9】
2005年某村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全面换届选举时进行了换届审计。
审计后发现存在两处书写不完整的问题:
(1)2003年4月15日支出村民代表会议误工补助1 000元,没有与会人员签收;
(2)2003年7月25日支出填土工程款100 000元,发票没有收款单位印章。
(二)审批手续齐全性审核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农经发〔2004〕8号)规定:
要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规范的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建立财务活动程序规范,并监督其执行。
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生的财务事项,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有经手人签字(盖章),交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核。审核同意后,由民主理财小组或其组长签字(盖章),报经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字(盖章),由会计人员审核记账。
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确定为不合理财务开支的事项,有关支出由责任人承担。
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批流程——大额支出
北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批流程——购建、处置资产
【案例10】
2005年某村村级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全面换届选举时进行了换届审计。
审计后发现存在审批手续不齐全的问题:修路补青苗费500元没有审批、没有收款人签收的问题。
(三)书写规范性审核
1.阿拉伯数字应当一个一个地写,不得连笔写。阿拉伯金额数字前面应当书写货币币种符号或者货币名称简写和币种符号。币种符号与阿拉伯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凡阿拉伯数字前写有币种符号的,数字后面不再写货币单位。
2.所有以元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除表示单价等情况外,一律填写到角分;无角分的,角位和分位可写“00”,或者符号“——”;有角无分的,分位应当写“0”,不得用符号“——”代替。
3.汉字大写数字金额如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等,一律用正楷或者行书体书写,不得用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简化字代替,不得任意自造简化字。大写金额数字到元或者角为止的,在“元”或者“角”字之后应当写“整”字或者“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字后面不写“整”或者“正”字。
4.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有货币名称的,应当加填货币名称,货币名称与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
5.阿拉伯金额数字中间有“0”时,汉字大写金额要写“零”字;阿拉伯数字金额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汉字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
6.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发现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出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开出单位的公章。
7.凡填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写与小写金额必须相符。
【案例11】
2007年3月27日,某村村出纳邱某出具一张空白支票,要求街道加盖财务专用章,被代理会计拒绝;后来邱某填写阿拉伯数字5 000元,但没有填写大写金额和“¥”符号,经会计盖章后,于4月12日银行取款临时改写成19.50万元,并携款潜逃。
(四)及时性审核
经济业务信息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影响不同时期企业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经济业务发生后,业务经办人员应该及时将相关业务的原始凭证交给会计人员进行处理;同时,会计人员应该审核原始凭证填制日期与经济业务实际发生日期是否一致,以及是否在本期及时取得本期的原始凭证。
【案例12】
2017年5月,某村干部将一张2016年7月支付的办公用品发票来会计处报销,而该村报销制度有明确规定,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后三个月内进行报销,否则不予受理。
四、不隐不瞒、及时入账
(一)“不隐不瞒,及时入账”要求
(二)如何判断有瞒报
【案例13】瞒报收入
【案例14】瞒报资产
【案例15】瞒报出借款
(一)“不隐不瞒,及时入账”要求
对于符合合法性、真实性、合理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的原始凭证,应按规定及时办理有关会计手续,填制相应记账凭证,并将原始凭证作为有关附件附于记账凭证之后,以备查核。不得隐瞒经济业务的发生。
常见隐瞒不报的情况:隐瞒各种收入、隐瞒出借款、隐瞒投资和其他资产等,达到贪污、挪用和设立“小金库”的目的。
(二)如何判断有瞒报
1.将合同(销售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等)与会计凭证核对,检查合同金额是否到账。
2.将销售发票与会计凭证核对,检查发票是否连号,检查已开发票是否均已入账。
3.将银行对账单与会计凭证核对,检查银行存款的每笔收支是否入账。
4.将从客户处取得的相关单据与会计凭证核对,检查销售业务是否均已入账。
取得外来证据很重要,特别是银行对账单
【案例13】瞒报收入
某村村民上访镇政府要求对该村2000年至2006年6月的村级财务进行审计,重点查清村干部“吃白食”的问题,并要求村民代表参与审计。
结果查明原村支书徐某、村主任张某和村会计陈某合伙贪污土地征用补偿费。其贪污手法是村会计陈某于2013年9月27日收镇政府转拨320国道指挥部土地征用费15 681.8元未入账。
发现方法:查阅银行对账单,看是否入账。
【案例14】瞒报资产
X县南方镇北方村由于财务管理混乱,上级对该村进行审计。
审计发现2012年10月12日,北方村支付办公楼工程尾款3 7888.6元,未计入在建工程及转入固定资产,属于瞒报资产的行为。
发现方法:核对银行对账单,不难发现未入账的问题,只要是通过银行支付而不是用现金支付。
【案例15】瞒报出借款
2005年至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皇后店村村会计陈某通过绕过村书记牛某,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并且独自一人保管财务章、人名章及转账支票等方式,先后挪用共计1.19亿的征地补偿款给商人李某,未将出借款项入账,后因出借款无法收回,造成巨额集体资产流失。
发现方法:核对银行对账单,不难发现借出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