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编制与相关的报表分析

显示模式:清爽模式字体: 打印

利润表的编制与相关的报表分析

主讲刘思明

目录

一、利润表的整体介绍

二、利润表数据分析方法、工具

三、从财务分析角度看三大报表

一、利润表的整体介绍

利润表结构

单步式 VS 多步式我国

               



(二)利润表项目介绍

1.营业收入,指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的统称,它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构成;(开门赚钱)

2.营业成本,指企业所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发生的成本,与营业收入对应,也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收入高未必利润高,制造企业的料工费)

3.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等;

4.销售费用,是企业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包装费、运输费、广告费、装卸费、保险费、展览费、销售人员工资以及职工福利、差旅费,销售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等其他经费;

5.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部门的人员工资以及福利费、办公费、管理部门员工的办公费、差旅费等;(一般企业财务人员的工资)

6 . 研发费用:反映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化支出。该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下的“研发费用”明细科目发生额分析填列。(研究阶段的支出以及开发阶段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7.财务费用,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者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利息费用,反映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应予费用化的利息支出。

利息收入,反映企业确认的利息收入。(均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企业因投资性房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 , 以及因债务重组、非货币资产交换类业务涉及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即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既有亏损,也有盈余;

9 .投资收益,企业对外投资所得的收入或者发生的损失。

10.资产减值损失,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准备。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扣除处置费用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 ;

11.营业外收入,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反映企业发生的除营业利润以外的收益,主要包括债务重组利得、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 、盘盈利得、捐赠利得(企业接受股东或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的捐赠,经济实质属于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的除外)等。

12.营业外支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但形成了损失,应从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中扣除,反映企业发生的除营业利润以外的支出,主要包括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等。

13.所得税费用,企业根据本期税前利润总额计算的所得税金额。

14其他收益,反映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等。

15资产处置收益,反映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 (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子公司和业务除外)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出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也包括在本项目内。

资产处置收益&其他收益

1)政府补助在什么情况下通过“营业外收入”核算,什么情况下通过“其他收益”核算?

2)不再具有使用价值、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处置损益计入?

3)由于业务调整等原因处置的固定资产,仍然具有使用价值,其处置计入?

据上表,哪些是营业利润的影响因素?利润总额与营业利润,净利润与利润总额的区别在于?

(三)利润表的编制

【案例一】

A公司20X7年度12月数据如下:

1.当月实现销售收入1 000万元,对应成本为800万元;

2.出租以成本方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房租收入50万元,累计折旧10万元;

3.税金及附加为5万元;

4.销售费用累计发生额为30万元、;管理费用累计发生额为50万元(包含研发费用20万元);财务费用支出10万元、利息收入1万元;

5.因存在减值迹象,经测算后,确认存货减值且对存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万元;

6.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上月底公允价值为20,年底公允价值为25万元;

7.由于引进了新设备,将有使用价值的旧设备出售,获利23万元;

8.出售已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获利2万元

9.因自然灾害,一批存货毁损,损失30万元;

10.企业所得税率为25%。


思考:

1.为什么以前的会计制度把“投资收益”看做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收益,不计入营业利润,而现行的会计准则把投资收益计入营业利润?

2.什么是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什么是利得、收入和收益?

3.在实务中,利润表如何自动生成(ERP:制单-结转-审核-记账-生成)?

4.为什么讲利润表的编制(从业务到利润表,从利润表到业务)?

二、利润表数据分析方法、工具

(一)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总览


(二)财务比率

 建议大家把常见的财务比率记下来,在财务分析中,对财务比率的掌握,与对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掌握一样重要;

(三)分析方法举例

1. 趋势比较、纵向比较

2.同业比较、横向比较




3.绝对值、相对值同时比较

结构百分比,就是使用百分比来表示某一张报表或者报表项目的内部结构,可以了解各项目的重要性,比如可以找到影响净利润的重要项目;


在分析时,必须绝对额和相对额结合使用 ;

上表数据,如果从绝对额上比较,2013年至2017年毛利逐年增加;但从相对额比较发现,销售毛利率逐年降低;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是企业为增加销售收入而降低单价导致的;也可能由于企业制造成本或者进货成本升高导致;


三、从财务报表分析看三大报表

(一)三大业务活动

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把经济业务活动翻译成会计凭证最终成为报表,再通过报表分析解读这些经济业务活动。

筹资活动:确定适宜企业的资本结构;

投资活动:投资报酬率与风险的权衡;

经营活动:以最低的耗费获取最大的收益;

(二)三大报表与三大业务活动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           企业是否在创造价值,收入- 成本费用= 利润,权责发生制;

现金流量表      收付实现制,现金为王;

现金流的重要性:

1.为什么说“一个企业没有利润是痛苦的,而没有现金流是致命的”?有盈利能力但是资金链断裂导致的破产屡见不鲜;

2.真实的利润代表企业的发展趋势,现金流则代表企业当下运营的能力,没有现金流谈利润没有意义。(现金流分析可以有效检验公司利润质量)

3.现金流出现问题会导致企业立即死亡,利润问题如长期无改善,将导致企业慢慢死亡。(现金流很重要,只有现金流没有利润也不行)

4.有些创新业务模式的企业并不是以短期营利为目的,他们会在短期内不计成本冲刺业绩,以高营业收入、高市场占有率等获得良好的业内声誉,然后谋求风险投资、上市套现等资本运作。这种案例在当下并不少见。他们大多在短期内没有利润,连续几年里都在各种融资烧钱,财报上亏损巨大,但也仍然活得很好;

5.现金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考量要素,但不是绝对标准,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金有流动价值,也有时间价值)

案例二

如何给业务人员解释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周转率?



1.B2C公司应收账款特点?

2.为什么2014年开始应收账款周转率降低,销售收入大幅增加了?

3.销售收入实现大幅增加的同时如何盘活资金?

4.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规模经济了解一下?

(三)报表分析注意事项

1.不要单一的看某一报表、某一比率,必须全面分析(举例子);

2.要考虑到报表无法体现的因素,结合行业、宏观经济去看(结合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3.报表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

4.进行财务分析时不要忽略报表附注(家电下乡);

5.报表分析要最终结合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业务中去(讲业财融合);

案例三

生产制造企业,财务人员分析时发现本期生产成本高于上期30% ,找到车间生产主管询问原因,得到的答复是某种原材料由于投错进行了二次投料……

问题

生产成本变高的原因找到了,财务分析工作到此可以结束吗?

案例四

在公司运营会上,总裁问 :秋季新品的销售情况完全不如预期,怎么 回事?

销售总监 :我认为是品牌推广这次没有做好~

品牌总监:销售不力,主要责任不在销售部而在品牌部,这在哪都说不通吧;

销售总监:据我们的导购反馈,顾客都是到店里之后才看到货架,才知道我们这一季推出的单品是什么,建议品牌部再重新出具一份推广企划;

品牌总监:为什么销售部不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呢?

销售总监:这是前两季的销售报表,销售一直很好,但是本季并未推出任何销售爆款,问题出在设计部,品牌部还是我们销售部 ?

致财务人员的两句话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李嘉诚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