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预算支出类业务的会计处理
主讲:谭艳艳
▪ 目 录
一、业务活动费用与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二、单位管理费用/事业支出
三、经营费用与经营支出
四、资产处置费用/其他支出
五、上缴上级费用与上缴上级支出
六、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与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七、所得税费用
八、投资支出
九、债务还本支出
十、其他费用/其他支出
财务会计支出科目 |
预算会计预算支出科目 |
业务活动费用 |
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
单位管理费用 |
事业支出 |
经营费用 |
经营支出 |
资产处置费用 |
|
上缴上级费用 |
上缴上级支出 |
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 |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
所得税费用 |
|
其他费用 |
其他支出 |
投资支出 |
|
债务还本支出 |
实务中预算支出和费用不一致的情形
一、业务活动费用与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1)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的本单位人员以及外部人员计提并支付薪酬和劳务费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
计提薪酬和劳务费时 |
借:业务活动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 |
(2)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发生的预付款项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
发生预付账款时 |
借:预付账款 贷:财政拨款收入等 |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资金结存 |
结算时 |
借:业务活动费用 贷:预付账款(预付金额) 财政拨款收入等(补付) |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补付金额)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资金结存 |
(3)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发生的暂付款项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
支付款项时 |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等 |
|
报销或结算时 |
借:业务活动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 |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贷:资金结存等 |
(4)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购买资产或支付在建工程款等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
购买时 |
借:相关科目 贷:财政拨款收入等 (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 |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等 |
(5)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领用库存物品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
领用时 |
借:业务活动费用(领用库存物品成本) 贷:库存物品 |
(6)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计提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的折旧(摊销)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
计提时 |
借:业务活动费用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 |
(7)为履职或开展业务活动发生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
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车船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
确认时 |
借:业务活动费用 贷:其他应交税费 |
|
实际支付时 |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贷:资金结存 |
(8)计提专用基金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
计提时 |
借:业务活动费用 贷:专用基金 |
(9)购货退回(当年)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
发生时 |
借:财政拨款收入等 贷:业务活动费用 |
借:财政拨款预算收入等 贷: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
(10)为履行或开展业务活动发生其他各项费用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
确认时 |
借:业务活动费用 贷:财政拨款收入等 |
借: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资金结存 |
(11)期末/年末结转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借:本期盈余 贷:业务活动费用 |
借: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财政拨款支出) 非财政拨款结转——本年收支结转(非同级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其他结余——(非同级财政、非专项资金支出) 贷:行政支出/事业支出 |
二、单位管理费用/事业支出
核算事业单位本级行政以及后勤管理部门开展管理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单位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资产折旧(摊销)等费用,以及由单位统一负担的离退休人员经费、工会经费、诉讼费、中介费等。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第1号
行政单位不使用“单位管理费用”科目,其为实现其职能目标、依法履职发生的各项费用均计入“业务活动费用”科目。
事业单位应当同时使用“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科目,其业务部门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业务活动费用”科目,其本级行政及后勤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由单位统一负担的费用计入“单位管理费用”科目。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确定本单位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划分的具体会计政策。
三、经营费用与经营支出
核算事业单位在其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
明细科目设置
按照项目、服务/业务/费用类别、支付对象等进行明细核算
共性明细科目:工资福利费用、商品和服务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
业务活动费用:对企业补助费用、公共基础设施折旧(摊销)费、保障性住房折旧费、计提专用基金等
四、资产处置费用/其他支出
通过本科目核算:
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文化文物资产、保障性住房、政府储备物资等。
(1)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的资产处置
转销被处置资产账面价值
财务会计
借:资产处置费用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
贷:库存物品/固定资产等
(账面余额)
处置过程中仅发生费用的
财务会计
借:资产处置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预算会计
借:其他支出
贷:资金结存
处置资产过程中取得收入的
财务会计
借:库存现金等(取得的价款)
贷:库存现金等(支付的费用)
应缴财政款(差额在借方)
借:库存现金等(取得的价款)
资产处置费用(差额在贷方)
贷:库存现金等(支付的费用)
某单位批准无偿调出一项专利权,该项专利权原价500 000元,已计提摊销300 000元,调出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10 000元,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财务会计:
借:资产处置费用 200 000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300 000
贷:无形资产 500 000
借:资产处置费用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预算会计:
借:其他支出 10 0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10 000
(2)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的资产处置 (非现金资产)
第一步:将盘亏或毁损、报废的库存物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化文物资产、保障性住房等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库存物品盘亏或毁损、报废时:
财务会计: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物品
固定资产盘亏、毁损及报废时:
财务会计: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价值
固定资产折旧等
贷:固定资产
第二步: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后,将盘亏或毁损、报废的库存物品、固定资产等的账面价值计入当期资产处置费用
财务会计:
借:资产处置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价值
第三步:发生相关收入、赔偿、费用等
处置过程中如果取得的残值或残值变价收入、保险理赔和过失人赔偿等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库存物品/其他应收款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发生的相关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
预算会计中不进行核算。
第四步:处理收支结清
处理收入小于费用
财务会计:
借:资产处置费用(净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
预算会计:
借:其他支出(净支出)
贷:资金结存
处理收入大于费用
财务会计: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
贷:应缴财政款
(2)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的资产处置 (现金资产)
单位账款核对中发现的现金短缺,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报经批准核销时:
借:资产处置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某单位发生固定资产报废,报废的固定资产原值20万元,已计提折旧10万元,以银行存款方式取得保险理赔5万元,发生相关处置费用1万元,用现金支付。
财务会计:
(1)对报废资产账面价值的账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 000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00 000
贷:固定资产 200 000
借:资产处置费用 100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 000
(2)对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赔偿、费用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50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0 0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0 000
贷:库存现金 10 0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40 000
贷:应缴财政款 40 000
单位不需要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某单位发生固定资产毁损,毁损固定资产原值10万元,已计提折旧8万元,以银行存款方式取得残值变价收入1万元,以现金支付相关费用2万元。财务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财务会计:
(1)对毁损资产账面价值的账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0 000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80 000
贷:固定资产 100 000
借:资产处置费用 20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0 000
(2)对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收入、费用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 0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0 000
贷:库存现金 20 000
借:资产处置费用 10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0 000
预算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支出 10 000
贷:资金结存 10 000
2016年资产清查时发现资产盘亏,至今尚未得到批复,政府会计制度衔接时怎么处理?
若在2018年12月31日尚未获得批复,可依据《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在2019年1月1日,将原账的“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置资产损溢”等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获批时,按照政府会计制度执行相应账务处理。
某事业单位在2015年12月31日进行资产清查中发现固定资产盘亏,盘亏固定资产原值150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100万元,在2018年12月31日仍未获得批复。假设2019年3月15日获得批复,固定资产盘亏价值转入期间费用,其账务处理如下:
(1)2015年12月31日,将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
借:待处置资产损溢 500 000
累计折旧 1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1 500 000
(2)2019年1月1日,将原账的“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价值 500 000
贷:待处置资产损溢 500 000
(3)2019年3月15日获批时:
借:资产处置费用 500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财产价值 500 000
五、上缴上级费用与上缴上级支出
核算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固定上缴上级单位款项发生的费用。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
单位发生上缴上级支出时 |
借:上缴上级费用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
借:上缴上级支出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
期末/年末结转时 |
借:本期盈余 贷:上缴上级费用 |
借:其他结余 贷:上缴上级支出 |
六、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与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核算事业单位用财政拨款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费用。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
发生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时 |
借: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 贷: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
借: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
期末/年末结转时 |
借:本期盈余 贷:对附属单位补助费用 |
借:其他结余 贷: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
七、所得税费用
有企业所得税缴纳义务的事业单位设置“所得税费用”科目,按规定核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所形成的费用。
2019年,某事业单位按照税法规定应交所得税为2 5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1)计算所得税费用
财务会计:
借:所得税费用 2 500
贷:其他应缴税费——单位应交所得税 2 500
(2)支付所得税
财务会计:
借:其他应交税费——单位应交所得税 2 500
贷:银行存款 2 500
预算会计:
借:非财政拨款结余——累计结余 2 500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2 500
(3)年末结转
财务会计:
借:本期盈余 2 500
贷:所得税费用 2 500
八、投资支出
核算事业单位以货币自己对外投资发生的现金流出。
财务会计 |
预算会计 |
||
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 |
借: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 贷:银行存款 |
借:投资支出 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
|
出售、对外转让或到期收回本年度以货币资金取得的对外投资 |
借:银行存款 投资收益(实质为亏损) 贷: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 应收利息 投资收益 |
如果投资收益不上缴财政: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投资预算收益 (亏损时) 贷:投资支出 其他结余 (以前年度) 投资预算收益 |
如果投资收益上缴财政: 借:资金结存——货币资金 贷:投资支出 |
年末结转 |
借:其他结余 贷:投资支出(本年发生额) |
九、债务还本支出
核算事业单位偿还自身承担的纳入预算管理的从金融机构举借的债务本金的现金流出。
事业单位对债务本金和利息的偿还如何在预算会计中进行核算?
在预算会计中,事业单位偿还债务本金时应通过“债务还本支出”科目进行核算,并按照贷款单位、贷款种类、《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和“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的款级科目等进行明细核算。
偿还时
借:债务还本支出
贷:资金结存
年末结转时
借:其他结余
贷:债务还本支出
在预算会计中,事业单位偿还债务利息时应通过“其他支出”科目进行核算,单位发生利息支出金额较大或业务较多的,可单独设置“利息支出”科目核算。
支付利息时
借:利息支出/其他支出
贷:资金结存
年末结转时
借:其他结余
贷:利息支出/其他支出
十、其他费用/其他支出
其他费用包括:
利息费用
坏账损失
罚没支出
现金资产捐赠支出以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
其他支出包括:
利息支出
对外捐赠现金支出
现金盘亏损失
接受捐赠和对外捐赠非现金资产发生的税费支出
资产置换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支出
罚没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