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布局实施方案
主讲:马军生
一、股权布局的本质
二、股权布局常见陷阱
三、股权激励
四、如何设置合理的股权布局方案
一、股权布局的本质
股东主要权利
股权布局的复杂性
p 法律
p 人性
p 权责利
p 激励
p 税务
p 资本运作
p 财富传承
股权设计要点
股本总额
分股(持股比例)
分权(各股东的权力)
分利(享有的利益)
持股主体和架构
二、股权布局常见陷阱
陷阱一:股东选择不合适
u 兼职创业占大股
u 财务投资人占大股
u 合伙创业没有股权
常见股东类型
事业合伙人选择
出发点
根据商业模式确定事业合伙人
标准:一致性、互补性和兼容性
价值观趋于一致
知识、能力、经验互补
行为模式兼容
人数:不宜太少,也不宜过多
陷阱二:注册资本设置过大
u 加大了股东风险
u 不利于后续引进股东
u 可能导致负面形象
陷阱三:股权结构比例不合理
u 平衡股权
u 大股东不大
u 股权过于分散
u 过分一股独大
平衡股权
平衡股权的弊端
平衡股权其他情形
畸形股权结构治理
手术
内部股权转让
增资扩股,引入外部投资者
公司合并、分立
协议控制
股东控制权放弃
AB股权
一致行动协议
治理措施
管理者(含股东)激励
强有力的董事会
陷阱四:股权分配方式不合理
u 只认钱,不认其他要素
u 乱给干股
①破坏价值交换的市场法则
②激励作用不一定好
③他不行,你后悔;太行,他不满足
④给后来人以不好的带动
【案例1】“送”股送出来的矛盾
大股东出资1 000万元成立公司,大股东不直接管理公司,找到一个朋友当总经理,送他15%的股权,每月领取1万元工资(生活费)……
如何分配股权?
u 根据商业模式,明确究竟需要什么?
u 选择发起人股东,确定相对合理的股权结构
u 让小股东干活,需要动态激励机制(动态薪酬+动态股权)
u 干股,一般不给。特殊情况下可以给,但要给清楚,给明白
何为“干股”?
u “干股”其实是一种交换
u “干股”其实就是“非法定出资”
u 应该有“干股”转“实股”的逻辑
u “干股”转“实股”后与出资股一样看待
如何清晰“能力股”?
第一种:简单粗暴
方法:书面约定持股量和持股条件,条件成就,股权落地,否则,股权收回;过程中可以享受分红权
适用:比较知根知底、信得过的人
第二种:分红+薪酬回填
优点:亲兄弟,明算账;给的过程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适用范围:相对比较宽泛
如何清晰“智力股”和“资源股”?
智力股:
在双方合意的情况下,用咨询费或顾问费入股
资源股:
直接给,带“赌”的性质
在双方合意的情况下,用居间费、佣金等费用入股
陷阱五:股权布局忽视家庭因素影响
u 影响股权结构稳定性
u 经营管理者精力和时间耗费
u 直接危及公司发展
考虑婚姻因素的操作建议
把可能的纠纷内部化
ü 章程规定
ü 股东协议约定
ü 夫妻财产约定
ü 配偶承诺书
【例】发起人股东承诺:本人对所持股权(包括股权增值及其他相关权利)拥有完全的所有权,不会因为其他任何人主张权利而影响股权的稳定和公司的经营管理。
发起人股东配偶:本人确认,XXX名下的XX公司股权,为XXX个人所有,本人放弃对该股权(包括股权增值及其他相关权利)任何形式的权利主张和追索的权利。
考虑继承因素的操作建议
ü 股东根据实际情况在章程“另行规定”
ü 制订传承方案
ü 善用遗嘱
【例】在公司成立后五年内(或公司上市以前),发起人股东死亡的,其股权由其他发起人股东收购或者由公司回购,股价款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股权价格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按公司上年末股权激励内部估值确定。其他发起人不予收购、公司也不予回购的,其股权由合法继承人继承。
陷阱六:股权布局法律文本不完备
股东协议和公司章程是两个最重要的契约性文件
文件 名称 |
出现 时间 |
通过 |
修改 |
作用 |
约束力 |
公司章程 |
设立公司 时必备 |
全体 股东 |
特别 多数决 |
公司的 “宪法” |
公司、 股东、 “董监高” |
股东协议 |
任何时候 |
全体签约股东 |
全体签约股东 |
约定股东 权利义务 |
全体 签约股东 |
股东协议主要内容
公司章程个性化内容
解决协议和章程冲突条款
【示例1】本协议内容与公司章程相矛盾的,以公司章程为准。公司章程没有规定的,以本协议约定为准。
【示例2】公司章程依照本协议制订,并不得违背本协议之规定。公司成立后,任何人提出违背本协议的章程修订案,或者对违背本协议的章程修订案投赞成票,视为违约,应根据本协议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陷阱七:股权代持存在风险
u 股权确认风险
u 成为代持人的债权人追索对象
u 代持人侵权转让,法律保护善意第三人
u 行使股东权利不便
u 隐名变显名面临阻力
u 隐名变显名面临税费
股权代持风险防控建议
ü 股权尽量不要代持
ü 特殊情况需要代持的,签订清晰的代持协议(或代持声明),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保留出资凭据
ü 代持理由消除,尽快还原
陷阱八:股权缺乏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
u 静态股权设计不能适应变化
u 静态股权设计容易引发后续矛盾
u 退出机制不明确,给后续发展带来隐患
三、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的作用
1.开启自驱力的金钥匙
2.留住优秀员工的金手拷
3.劳/资共赢的金色握手
4.员工财务自由的金饭碗
股权激励的五要素
四、如何设置合理的股权布局方案
创业型公司,什么样的股权结构算合理?
ü 要有大股东,但不一定绝对控股
ü 民营企业股权不宜过早分散
ü 两个股东合作
一般大股东持60—80%
ü 三个以上股东合作
一般1>2+3+……
二股东持股与大股东保持一定距离
二股东最好不超过34%
所谓的“股权生命线”
持股比例 |
法律意义 |
2/3以上 |
绝对控股 |
超过1/2不到2/3 |
控股 |
超过1/3不到1/2 |
相对控股 |
10%以上 |
特殊情况下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董事会 特殊情况下自行召集和主持股东大会 |
3%以上 |
股东大会临时提案权 |
正确看待“生命线”——重视、不误解、不恐惧
“生命线”本身是活的,不是死的
在特殊情况下,“生命线”不起作用
一些持股线,要么用得很少,要么权利很“软”,可以不用太考虑
不同阶段的股权结构方案
不同阶段的股权结构方案
结语:股权布局的“道”与“术”
“道”“术”结合
术:阻恶,立于不败
道:求善,趋向成功
求“道”的关键在于大股东
发心:究竟为什么做公司?
垂范:天地间没有白占的便宜,也没有白吃的亏!
在股权设计中,不要一味地防、控、博弈,而要注重所有参与者的权益平衡